当前位置:

军报:军改中各级领导表现出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

百度 不过,作为不刨根问底绝不罢休的编辑,找到了视频的源头。

这种说法有些夸大,荔枝中的糖分虽然可能被转化为酒精,但量很低,别吃太多就不会触发检测警报,更不会引起血液中酒精浓度超标,只要复测就能解除酒驾嫌疑。

荔枝含糖量很高,当荔枝破损或长时间存放时,果皮和果肉表面的酵母菌会将糖分分解为二氧化碳和乙醇,也就是酒精。除了荔枝自身可能含有酒精外,人们在咀嚼荔枝时,糖分会残留在口腔中,口腔内的部分细菌也会在无氧环境下将糖转化为酒精。

虽然口腔内微生物产生的乙醇量极少,但因呼气式酒精检测仪高度灵敏,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检测到因此如果食用大量荔枝,短时间内可能会导致呼气中含酒精,进而被判定为“酒驾”。

但是也不用慌,毕竟吃荔枝与饮酒还是不同的,因为吃荔枝后造成呼气中含酒精的现象不会持续太久,可以跟交警说明自己吃了荔枝的情况,提出过十多分钟再复测,这样就检测不出酒精了。除此之外,还可以申请血液酒精检测,因为吃的那点荔枝,很难造成血液中酒精含量的变化,更别提达到酒驾、醉驾标准了。

总之,吃鲜荔枝虽然有可能导致仪器报警,但不会让你真的因为酒驾受处罚,事实上,公安交管部门对此也有此类提醒,只要及时告知执法人员自己吃了荔枝,检查通过后就没问题。

图片截自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

来源:“科学辟谣”微信公众号

编辑:何佳璐

相关链接

    频道精选

  • 百科知识
  • 权威发布
  • 以案说法
  • 法律法规
  • 谣言曝光台

阅读下一篇

返回湖南省互联网辟谣平台首页
百度